欢迎光临青海诺木洪农场枸杞网!
枸杞专区
更多>>产品展示
种植研发
当前位置首页 -> 枸杞专区 -> 种植研发
有机枸杞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6-11-21  浏览次数:27849 次  来源:青海诺木洪农场
      (一)有机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
      有机枸杞病虫害防治要完全按有机农业病虫害控制要求来执行。有机枸杞病虫害控制过程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强调尽可能依靠作物轮作、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和综合利用其它非化学手段控制枸杞病虫草害发生。它要求从事有机枸杞种植的人员要从枸杞作物病虫害等生物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和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繁衍和生物多样化、利用天敌控制病虫草害技术、减少枸杞生产中各类病虫草害侵蚀所造成的危害损失,逐步达到持续、稳定增产的目的。
      1、枸杞蚜虫
      ①  形态特征
      有翅蚜:体长约1.9mm,头、触角、中后胸黑色,复眼黑红色,前胸绿色,腹部深绿色,尾片黄色,上生弯毛4根。无翅蚜:体带黄色至深绿色,长1.5—1.9mm,尾片上生弯毛4—6根。
      ②  生活习性
      蚜虫繁殖能力强,蚜虫还可产生有翅蚜,在不同作物、不同设施间和地区间迁飞,传播快。蛀牙繁殖的最适温是18至24摄氏度,25摄氏度以上抑制发育,空气湿度高于75%不利于蚜虫繁殖。因此,在较干燥季节危害更重。蚜虫对黄色、橙色有很强的趋向性。但银灰色有忌避蚜虫的作用。
      ③  危害症状
      枸杞蚜虫属蚜科,生产上又叫绿蜜、蜜虫。枸杞蚜虫常群集在嫩梢、幼果、花蕾等汁液比较多的幼嫩部位吸取汁液进行危害,造成受害部位枝梢扭曲、停止生长,受害花蕾脱落、受害幼果成熟时不能正常膨大。严重时导致枸杞植株叶片全部被蚜虫分泌物覆盖,表面起油发亮,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大量脱落,落叶、落果及树势衰落,大幅度减产。
      ④   防治最佳期
      每当春季有机枸杞枝条萌发时,卵孵化为干母,孤雌胎生,第一代成虫繁殖2~3代后出现翅蚜在田间繁殖扩散。以5月中旬至8月中旬蚜虫密度最大,6月至7月份为危害高峰期,10月上旬产生性蚜,进行交配产卵,10月中旬为产卵盛期。
      ⑤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建园前深耕深翻,彻底清理杞园,选择抗性品种例如宁杞1号,进行土壤消毒(有机标准允许的物质),地膜覆盖(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可以结合蚜虫对银灰色的忌避特性使用银灰地膜,但是成本较高,且使用后的地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2)建园后进行合理间作(韭菜散发的气味对蚜虫有趋避的作用,与韭菜进行间作可以降低蚜虫密度)、合理灌溉、施肥(蚜虫喜氮,因此不宜施用过多的氮肥,一方面防治蚜虫爆发,另一方面防治枸杞徒长现象)
      3)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安排专人进行观察)。蚜虫最佳防治期:无翅胎生期。
      控制方法:
      a)使用糖醋液诱杀(可以加入农药)。
      b)使用黄板或杀虫灯诱杀(注意及时更换)。
      c)挂银灰色塑料条。
      d)辣椒加水浸泡一昼夜过滤后进行喷洒。
      e)蓖麻叶粉碎后撒施,或将蓖麻叶与谁1:2相浸煮10分钟后过滤喷洒。
      f)桃叶浸水一昼夜后加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
      g)保护蚜虫天敌,瓢虫、草蛉都是蚜虫天敌,适量进行保护,将蚜虫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范围内。
      h)使用印楝素。
      i)苦参素水剂的1200倍液对蚜虫刹虫效果最佳。
      j)及时剪除受害严重枝条。
      k在枸杞采收期利用灌水之机,进行树冠泼浇,或高温时喷施氨肥或渗透剂,以起到杀死和冲刷蚜虫的目的。
      2、枸杞木虱
      ①  形态特征
      属于同翅目木虱科,又叫猪嘴蜜、黄疸,是枸杞生产中一大主要害虫,主要以卵、若虫、成虫三种形式。成虫体长3.75mm,翅展6mm,形如小蝉,全体黄褐至黑褐色具橙黄色斑纹。复眼大,赤褐色。触角基节、未节黑色,余黄色;末节尖端有毛。额前具乳头状颊突1对。前胸背板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盾片黄褐色。前、中足腿节黑褐色,余黄色,后足腿节略带黑色余为黄色,胚节末端内侧具黑刺2个,外侧1个。腹部背面褐色,近基部具1蜡白色横带,十分醒目,是识别该虫重要特征之一。端部黄色,余褐色。翅透明,脉纹简单。黄褐色。卵长0.3mm,长椭圆形,橙黄色,具1细如丝的柄,固着在叶上,酷似草蜻蚜卵。橙黄色,柄短,密布在叶上有别于草蜻始卵。若虫扁平,固着在叶上,如似介壳虫。未龄若虫体长3mm,宽1.5mm。初孵时黄色,背有具褐斑2对,有的可见红色眼点,体缘具白缨毛。若虫长大,翅芽显露覆盖在身体前半部。
      ②  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土块下、树干上、枯枝落叶层或墙缝处越冬。翌春枸杞发芽时开始活动,把卵产在叶背或叶面,黄色,密集如毛,俗称黄疸。6——7月盛发,成虫常以尾部左右摆动,在田间能短距离急速飞跃,腹端泌蜜汁。
      ③  危害症状
      在枸杞生产中,木虱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对枸杞侵染并造成危害,木虱成虫和若虫都以刺吸食口器刺入枸杞嫩梢,叶片表皮组织吸取汁液造成树势衰弱,早期出现落叶、严重时成虫和若虫对老叶、新叶、枝条全部危害,造成整个树势严重衰弱,叶色变褐,叶片干死,光合作用下降,大幅减产。尤其一到两年生的幼树表现明显。
      ④   最佳防治期
      枸杞木虱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出蛰危害,是枸杞上出蛰最早的害虫,大量危害时,枸杞树体还有展叶、抽枝。此时是防治木虱的关键时期。
      ⑤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在成虫越冬期破坏其越冬场所,清洁枸杞园,将园内、田埂、渠埂上的落叶、杂草集中带出园外烧毁。减少越冬成虫数量。
      2)秋末冬初或4月中旬前灌水翻土,可以消灭越冬成虫。
      3)保护天敌,如:枸杞木虱小蜂、瓢虫、中华草蛉等,虫害严重时可购买商品化的天敌释放于杞园。
      控制方法:
      1)虫害爆发时,使用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或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等矿物源农药进行控制。
      2)黄板诱杀(木虱对土黄色敏感,可以选择土黄色涂有杀虫剂的黄板诱杀)。
      3)糖醋液诱杀。
      4)使用微生物杀虫剂。
      3、枸杞瘿螨
      ①  形态特征
      属于蜱螨目,瘿螨科,危害部位呈现黑色虫瘿,内有数量不等的瘿螨幼虫。成虫长0.18mm,橙色至黄色,长圆锥形,头胸部宽短、尾部渐细长、口器下倾向前,腹部有细环纹,背腹面环纹数一致,约53个,腹部前端背面有刚毛1对,腹侧刚毛4对,腹端刚毛1对,较长,其内侧有短附毛1对。足两对,爪钩羽状。
      ②  生活习性
      以老熟雌成螨在1—2年生枝条的芽鳞内或枝条缝隙内越冬,翌春枸杞展叶时出蛰移至新叶上产卵。刚孵化的幼螨即钻入枸杞幼嫩组织内刺激组织异常增生逐渐形成瘿瘤,5月上中旬起迅速增大,下旬瘿瘤内的成螨陆续爬出,形成危害(第一个高峰期,此后大量落叶螨口下降)。8月上旬起形成第2个小高峰期。其他时间成螨极少。气温低于5℃时成螨开始转入芽鳞内或枝条缝隙内越冬。除自己行动扩散以外,蚜虫和木虱以及接穗会携带传播。
      ③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新建杞园,严格检验,选择无病丰收优质苗木或抗性品种(例如宁杞1号)。发芽前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控(例如锈螨),喷洒3Be的石硫合剂或45%的晶体石榴合剂1次(关键性防治措施,应进行细致喷洒)或45%~50%的硫磺胶悬剂。
      2)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深耕深翻。
      3)合理施肥灌溉(因为瘿螨喜氮,所以少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逆性。
      4)种植不宜过密,一方面使行间通风透光、植物生长健壮,有利于抗病,另一方面方便人工控制害虫。
      5)建立预测预报体系。在发芽前进行防治。
      控制方法:
      1)零星发生的地方可以结合整形修剪,及时剪除发病部分,集中深埋。
      2)保护天敌,主要天敌有七星瓢虫、智利小植绥螨。
      3)使用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等矿物源农药。
      4)使用印楝素等植物源。
      5)结合蚜虫、木虱防治,切断传播载体。
      6)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如:白僵菌、绿僵菌、BT(苏云金杆菌)。
      ④  危害症状
      枸杞瘿螨主要危害叶片、花蕾、幼果、嫩梢、花瓣,被害部位变成蓝黑色痣状虫瘿,并使组织向上隆起,严重时幼虫虫瘿面积占整个叶片的1/4——1/3,嫩梢畸形弯曲,停止生长,花蕾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刨开黑色虫瘿观察发现,虫瘿内叶片组织疏松、坏死、呈海绵状。
      ⑤   最佳防治期
      有机枸杞冬芽萌发前世防治瘿螨的最佳时期。由于枸杞蚜虫、木虱等害虫是枸杞瘿螨传播的媒介。因此在生产中消灭蚜虫和木虱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达到控制瘿螨的效果。
      4、枸杞锈螨
      ①   危害症状
      锈螨主要危害枸杞花、蕾、枝叶和幼果,刺吸各组织的汁液引起危害。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基部主脉两侧,刺吸叶片组织枝叶,使叶片变硬、变厚、变脆、弹力减弱、叶片颜色变成铁锈色。影响果实发育及产量。
      ②   最佳防治期
      锈螨的控制按照选择控制两头和防中间原则进行。春节出蛰时期及10月份下旬准备迁移入蛰时期是控制全年锈螨发生的关键时期。
      5、枸杞红瘿蚊
      ①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5mm,黑红色,生有黑色微毛。触角16节,黑色,串珠状,镶有较多而长的毛吗,有1—2道环纹围绕,雄虫触角较长,各节膨大,略呈长园形,无细颈。复眼黑色,顶部愈合。下颚须4节。翅面密布微毛,外缘及后缘有较密的黑色长毛。胸部背面及腹部各节生有黑毛。各足第一跗节最短,第二跗节最长,其余3节依次渐短,端部爪钩1对,每爪为大小2齿。
      卵:长圆形,近无色透明,常十多粒一起,产于幼蕾顶端内。
      幼虫:初孵化时白色,成长后为淡橘红色小蛆,体扁圆。腹节两侧各有1微突,上生1短刚毛。体表面微小突起花纹。胸骨叉黑褐色,与腹节愈合不能分离。
      蛹:黑红色,头顶有2尖突,后有淡色刚毛,两侧各有1个突起。
      ②   生活习性
      每年约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土茧越冬。次年春化蛹,约5月间成虫羽化,羽化时,蛹壳拖出图表外,此时枸杞幼蕾正陆续出现,成虫用较长的产卵管从幼蕾端部插入,产卵于直径为1.5——2毫米的幼蕾内,每蕾中可产十余粒;幼虫孵化后,钻蛀到子房基部周围,蛀蚀正在发育的子房,形成虫瘿,每瘿中有红色幼虫十余条。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造成“夏果子”大批损失。幼虫在第一次为害后于6月上旬开始脱果入土化蛹。幼虫入土较快,约1分钟即可钻入土中,入土深约1公分(厘米)。7月下旬到8月中旬成虫有陆续羽化,危害秋季花蕾,形成全年第二次为害高峰。约于9月间末代幼虫老熟,即入土越冬。
      ③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每年3月中、下旬树液开始流动,为了防越冬虫卵,树冠喷施石硫合剂。
      2)每年春季清园,清除杂草、枯枝落叶、集中深埋。
      3)树展叶、现蕾、平均气温>7℃,田间树冠下覆膜(覆膜时间:枸杞红瘿蚊越冬代羽化成虫出土时覆膜,成虫羽化结束时撤膜;必要时,作为补救措施覆膜期也可推迟,推迟时间最多1个月为宜,但应在6月上中旬枸杞老眼结果枝条采摘前撤膜)。
      覆膜材料:覆膜材料的厚度没有差异,宽度因栽植方式不同而异。半机械化栽培条件下的地膜覆盖物理防治材料以120厘米幅宽的普通地膜、农膜和微膜为宜,而人工密植栽培条件下的覆膜防治材料以90厘米幅宽的除草膜、普通地膜和微膜为宜。一般枸杞树冠冠幅在地面上垂直投影的宽度再加15或20厘米为准;膜的厚度在0.008毫米至0.016毫米,春季覆膜以微膜、农膜、除草膜和地膜为宜,不宜采用黑色地膜;操作要求:覆膜前,茨园完成修剪、清园、铲园和基施肥,并尽量保持田地平整。覆膜时,以树行为中线,在树行两侧同时覆膜,宽度保持在树冠下超出冠幅地面垂直投影约15至20厘米处,将两侧膜靠近树行的内侧边,拉拢叠连到一起,重叠宽度5至10厘米,并用土压实。两侧膜靠近行间的外侧边,埋入预先挖好的深20厘米的小沟内,以土压实。行间留15至20厘米走道,尽可能确保薄膜对地面的最大覆盖范围。操作中,对薄膜应轻拿、轻放,覆膜时尽量去除地表的大土块和杂草杂物,使薄膜紧贴地面,膜两边及膜面一定间距用土压实,以防风刮破碎。撤膜时,从树行一头揭起膜的一端,轻轻拉至另一端,边拉边抖动膜上浮土,并将膜卷起,视破损情况,准备下一年继续使用,以便节约材料成本。枸杞施肥、灌水及覆膜的时间顺序,应是先施肥、后覆膜、再灌水。注意事项:在枸杞红瘿蚊轻度发生的地区,可以隔年采用地面覆盖物理防治。在枸杞红瘿蚊危害严重的地区,应持续采用地膜覆盖物理防治技术,连续2——3年后,当枸杞红瘿蚊得到全面控制时,可以隔年使用,间隔时间根据红瘿蚊危害情况,可选择间隔1年或2年覆膜防治1次。同时,应尽量进行大面积统一防治。在灌溉困难的地区,应在每年春季连续采用地膜覆盖物理防治措施,防治枸杞红瘿蚊的同时,充分发挥地面覆膜的保墑作用,节约灌溉用水,促进枸杞生长发育。通过物理覆盖防治越冬代及全年红瘿蚊,覆膜后灌水。
      4)及时摘除病果、病枝。
      5)地面覆膜,防治脱落的病果上的幼虫入土,来年继续危害枸杞。
      6)保护天敌。
      7)秋季进行园地土壤深翻和结合冬灌,可翻压部分越冬幼虫。
      控制方法:
      1)黄板诱杀。
      2)糖醋液、性诱剂诱杀。
      3)凡枸杞老眼枝畸形果率在30%—50%之间,防治前摘除虫果;凡老眼枝畸形果率在50%—80%之间,防治前剪去虫枝,并将虫果和虫枝作深埋处理。
      4)大面积爆发时使用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
      5)使用BT等生物农药。
      ④   危害症状
      枸杞红瘿蚊专门危害枸杞的幼蕾,能使枸杞减产40%~60%,被红瘿蚊产卵的幼蕾、卵孵化后红缨蚊的幼虫开始咬食幼蕾的内部组织,被咬食后的幼蕾逐渐呈畸形特征。被危害的幼蕾逐渐变圆,横向生长发育、基部圆平、端部有时扭曲呈尖形,整个幼蕾表面油亮、花蕾肿胀呈虫瘿。后期花被变厚、不规则,不能开花,最后逐渐腐败,颜色变成橘红色,有时流脓水,直到干枯脱落。
      ⑤   最佳防治期
      红瘿蚊以老熟的幼虫在树冠下的土壤中进行越冬,只要将越冬老熟幼虫消灭彻底,在有机枸杞的生产中,就控制了红瘿蚊的源头,全年不会发生大的红瘿蚊危害。
      6、枸杞负泥虫
      ①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毫米,全体头胸狭长,鞘翅(翅膀)宽长,很像小天牛。触角黑色,粗短有力如棍棒,复眼硕大突出于两侧。头及前胸背板黑色,有强烈闪金反光,并有细刻点密布。前胸背板长圆筒形,两侧中央溢如,背面中央近后缘处有1凹陷。鞘翅(翅膀)黄褐色,有粗大刻点纵列,一般有黑点10个,故亦名十点叶甲,但亦有2个、4个、6个、8个或全无黑点者。足黄色,惟基节、转节、腿节的两端及爪黑色。
      卵:橙黄色,长圆形。
      幼虫:体长7毫米,灰黄色,头黑色有强烈反光,前胸背板黑色,中间分离,胴部各节背面有2横列细毛。胸足3对,腹部各节的腹面有吸盘1对,用以使身体紧贴叶面。
      蛹:体长5.0毫米,淡黄色,腹部有刺毛两根。
      ②   生活习性
      俗称稀屎蜜、肉旦旦。每年7~9月间,在枸杞树上各期虫态可同时发现。成虫幼虫均为害叶片。成虫常栖息于叶片上,卵产于叶面或叶背排成人字形。幼虫背负自己的排泄物,故称负泥虫。被害叶在边缘形成大缺刻或叶面成孔洞,严重时,全叶被吃光。幼虫老熟后入土吐白丝粘和土粒结成土茧,化蛹其内。
      ③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清洁枸杞园,尤其是田边、路边的枸杞根孽苗、杂草,每年春季要干净彻底的清除一次,对全年负泥虫数量减少有显著作用。
      2)在3月下旬用40%石硫合剂晶体100倍对树冠、地面、田边、地埂、杂草进行全面喷雾,有明显降低病菌、虫卵越冬基数的作用。
      控制方法:
      1)5月中旬,始开花,果枝现蕾。负泥虫出现:硫磺胶悬剂,生物农药+LY或JD(两者为绿色环保型食品级天然乳油,韩国和美国生产)。
      2)10月中下旬,负泥虫开始入土越冬:喷施植物源农药(当年虫害严重时喷施)。
      3)糖醋液诱杀。
      4)保护天敌,严重时释放商品化天敌。
      ④   危害症状
      负泥虫成虫、若虫均以咀嚼式口器取食枝条上部的幼嫩叶片、成虫常栖息在枝叶处,幼虫常被自己的分泌物所覆盖,呈黑泥状,故称“负泥虫”。被害叶片在边缘形成大缺刻或叶面成孔洞,危害严重时全叶叶肉被吃光,只剩下叶脉,严重影响枸杞的生长和产量。
      ⑤    最佳防治期
      负泥虫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田间隐蔽处越冬,春七寸枝生长后开始危害,6月至7月危害最严重,10月初,末代成虫羽化,10月底开始越冬。
      7、印度谷螟
      印度谷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枸杞贮藏期的主要害虫。
      ①  危害症状
      干燥的枸杞果实,如果在受潮或包装袋口包扎不严的情况下,印度谷螟容易将其卵产于枸杞表面。孵化后,幼虫以枸杞果肉为食物,被害枸杞果实果肉被吃光,仅仅剩下果皮和种子及红色粉末状的排泄物,丧失商品经济价值。
      ②   防治措施
      1)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枸杞干燥、防止吸潮,另一方面在果实制干过程中要尽可能达到制干要求,使干果水分小于13%。
      2)在有机枸杞贮藏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储藏仓库的低湿条件,并安装必要的低湿制冷设备。
      3)在储藏有机枸杞的库房悬挂具有一定光强度的灯具,创造不利于成虫活动的光线条件。
      8、枸杞实蝇
      ①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5.0毫米,翅展8.0—10.0毫米。头橙黄色,颜面白色,复眼翠绿色,映有黑纹,宛如翠玉。两眼间有“П”形纹,单眼3个。口器橙黄色。触角橙黄色,触角芒褐色,上有微毛。头部毛须齐全。胸背面漆黑色,有强光,中部有2纵白纹与两侧的2短横白纹相接成“北”字形纹,上有白毛。上述白纹有时不明显。小盾片背面蜡白色其周缘及后方黑色。翅透明,有深褐色斑纹4条,1条沿前缘,其余3条由此分出斜伸达翅缘。亚前缘脉的尖端转向前缘成直角,这是此科昆虫(实蝇)特征之一。在此直角内方有一圆圈,这是此虫与类似种区别之处。足黄色,爪黑色,腹部中宽后尖,呈倒圆锥形,背面有3条白色横纹,前条及中条中央有时中断。雌虫腹端有产卵管突出,扁圆如鸭嘴,雄虫腹端尖。
      卵:白色,长椭圆形。
      幼虫:体长5——6毫米,圆锥形,前端尖大,后端粗大。口钩黑色,前气门扇形,后气门位于末端,上有呼吸裂孔6个作两排。
      蛹:长4.0——5.0毫米,宽1.8——2.0毫米,椭圆形,一端略尖,淡黄以至赤褐色。
      ②   生活习性
      俗称蛆果、白蛆。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内约5~10厘米处过冬。来年5月10日稍后枸杞现蕾时,成虫羽化,下旬成虫大量出土,产卵于幼果皮内。一般是每果只产一卵,约数日后幼虫孵出,食害果肉。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生长成熟即由果内钻出,触首尾弯曲弹跳落地,约在3——6厘米深处入土化蛹。在7月中下旬,大量羽化成二代成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成虫盛期,第三代幼虫即在土内化蛹蛰伏越冬(也有第一及第二代幼虫化蛹后即蛰伏的)。成虫性情温和,静止时常以翅上下扇动如鸟飞,在清晨可用瓶子捕捉。幼虫食害果肉,被害果外显白斑,群众称为蛆果。此种蛆果,无经济价值,使枸杞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严重时减产达22.55%。
      ③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剪除被害果枝或采摘被害幼蕾。发生重、面积大的枸杞园,生产者可采取剪去被害的老眼枝果枝;发生重、面积小的枸杞园生产者可采取摘除症状明显的危害幼蕾,对降低第一代虫口基数效果明显。
      2)枸杞现蕾时进行覆膜,抑制成虫羽化出土。
      3)选择抗性品种。
      控制方法:
      1)有成虫的时候可以在清晨用捕捉网或瓶子捕捉成虫。
      2)用植物源的印楝素等农药控制幼虫。
      3)黄板诱杀成虫。
      4)糖醋液诱杀成虫。
      5)保护天敌。
      6)植物源的大蒜素。
      7)生物源的白僵菌、BT等进行控制。
      (三)有机枸杞病害
      枸杞病害有很多种,但危害最严重的有枸杞黑果病、枸杞根腐病和枸杞白粉病。
      1、枸杞黑果病
      枸杞黑果病是枸杞重要病害。降雨量多,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生枸杞黑果病,每年由于黑果病的发生造成枸杞减产比较严重。
      ①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树上病果和地面病残果上越冬,翌春温度、适度条件适宜的时候分生孢子在雨水的溅击下散播开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潜伏4~7天后病发,呈现大雨大高峰、小雨小高峰的发病规律,除此之外还与小气候有关,靠近稻田、沟渠等水源处或灌水多而勤的杞园易发病。
      ②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冬季剪除病枝、清除病果和地面病残体,集中深埋。
      2)用选择抗性品种。
      3)深翻园地,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4)适当修剪、除去过密的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5)雨季前再次清理园区。
      6)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水,增强抗病性。
      7)平衡施肥,促进树体健壮。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免枝条徒长,组织不充实,降低抗病力。
      8)避免果园附近种刺槐。
      9)建立预测预报系统,及时清除病枝、病果。
      控制方法
      1)发病初期:喷洒1:1:160~200的波尔多液1~2次(间隔10天)。
      2)有机农业允许的生物源或矿物源的农药。
      ③   发生症状
      叶片受害,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形的褐色斑,后扩大变黑,潮湿条件下病斑呈湿腐状。枸杞青果染病后,开始出现小黑点或黑斑或黑色网状纹。阴雨天病斑迅速扩大,使全果变黑,并长出橘红色的分子孢堆,不能入药。晴天病斑发展慢,病斑变黑,未发病部位变为红色,花患病后,首先花瓣出现黑斑,轻者花冠脱落后能结果,重者成为黑子花,子房干瘪,不能结实。花蕾患病后,初期出现小黑点式黑斑,严重时黑雷,不能开放。枝和叶患病后出现小黑点式黑斑。
      ④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果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黑果表面越冬。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到附近健康的花、果、蕾等部位,侵染寄主进行危害,温度对发病起来促进作用。枸杞自5月上旬的初果期至10月中旬的末果期均可受到该病的侵染,初期(5~6月份)日平均气温17℃以上,相对湿度60%左右,每月有2~3次降雨,田间可发病。盛期(7~9月份)日平均气温17.8~28.5℃,旬降雨在4天以上,连续两旬的平均湿度在80%以上,发病率猛增,后期(10月至初霜期)旬平均气温9.2~14.6℃,田间只要有一天以上雨日,病害仍会有较重的发生。
      ⑤   预防措施
      a)秋后清除树上残留的病果,在枸杞园行间进行秋翻地,将园地表面病果压到土壤中,消灭发病的病源。春季结合修剪清园,把病残枝、叶、果带出园外烧毁。
      b)在雨前和雨后及时全园喷施波尔多液100倍果0.2%高锰酸钾1000倍,或在雨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对防治黑果病均有明显效果。
      2、枸杞根腐病
      ①   症状
      主要为害根茎部和根部。病株外观表现为叶片发黄、萎垂。挖起病株剖检根、茎部,可见患部变褐至黑褐色,有的皮层腐烂、脱落,露出木质部。根茎内部维管束亦变褐。潮湿时患部表面有时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
      ②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新建杞园要选择在地势高燥的沙壤上,严禁栽植有病种苗。
      2)注意不要碰伤根株,避免造成伤口易受病菌侵入。发现病株熬及时拔除,并在周围撒施石灰。
      3)选择抗性品种,改平作为培土垄作,合理密植,保持杞园的通风性、排水性。
      控制方法
      1)发现病株及时挖去,补栽健株,并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时可换入新土。
      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机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
      3)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
      4)有机农业允许的植物源或矿物源农药。
      5)生物农药白僵菌、BT等。
      ③   发病规律
      枸杞根腐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镰刀菌浸染后导致枸杞树体根茎部巨剑腐烂,树体患染后最先表现为树梢上部的叶片反卷,颜色变黄,然后扩散到树冠下部的叶片,同时上部的叶片明显脱落,形成上部光秃。有时表现为半边树冠发病或半边枯萎,或者一两个枝条发病或枯萎。
      ④   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增加树体的抗病能力。
      2)改善耕作条件,精心耕作,避免耕作时损伤根茎部位,减少对枸杞的伤害。加强枸杞园地平整,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尽量减少根茎部位积水发生。
      3)对初步发生该病的植株采用草木灰对根际土壤进行覆盖,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   枸杞白粉病
      枸杞白粉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枸杞幼嫩的新梢和叶片。受害后,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粉状物,叶片变薄,皱缩,边缘向上反卷,逐渐青干。此病的流行和气候条件有关,春季温暖干旱的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前期发生和流行。夏季多雨湿度大,秋季少雨干旱,是有利于后期发病。
      防治方法:
      ①  消除病源。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及时清理出园;
      ②  夏季及时进行树体、抹芽修剪,抽去多余徒长枝控制郁蔽树体的发生;
      ③  生长季节选用有机生产允许使用的杀菌剂。
      (四)有机枸杞病虫害防治控制技术
      有机枸杞基地的病虫草害综合控治常采用以下几项措施:
      农业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技术措施,通过加强有机枸杞树体的栽培管理,中耕除草,清洁园区等一系列农业措施起到综合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物理防治:因为有机枸杞不使用有机农业禁止投入物质,因而物理方法应在有机枸杞病虫草害的控制上大力提倡。
      生物防治措施:利用枸杞病虫草害的天敌进行防治。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物质和方法要符合有机农业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下面主要详细介绍这几种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
      在有机枸杞生产中,各种农事操作始终贯穿于枸杞生产之中,在操作过程中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能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物质的输入。因此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①  有机枸杞园地的整地
      可直接将地面或浅土中的害虫深埋而使之不能出土,或将途中的害虫翻出地面暴露在不利于害虫存活的环境中。
      ②  适时灌溉,改变害虫环境条件。
      ③  及时修剪:剪除枸杞树体上的病虫害枝条,减少枸杞园的病虫害密度。
      ④  田间清园:包含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切断病虫害的食物来源和及时清除修剪下来的枸杞枯枝、落叶、病果,田间及时沟边杂草,对防治枸杞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
      2.  物理防治措施
      ①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色彩、灯光诱杀;
      ②    地面覆盖控制措施;
      3.    生物防治措施
      ①  枸杞害虫的天敌防治,包括在田间释放害虫天敌:
      a)  瓢虫类:瓢虫、龟纹瓢虫、十三星瓢虫、多星瓢虫,可以取食对象枸杞蚜虫;
      b)  草蛉类:以蚜虫、红植株的卵和幼虫为捕食对象。
      c)  食蚜蝇类:是蚜虫的天敌;
      d)  捕食螨:是枸杞瘿螨和锈螨的重要天敌之一
      e)  各种昆虫病源。
      4.  农药(植物源、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防治措施
      利用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及矿物源药剂进行防治,受环境影响小,见效快,可以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防治目的,特别适合于害虫盛发期、早春及接近落叶休眠期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①  植物源、微生物源农药
      a)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是把具有活性植物的特定部位加工后或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制成制剂应用的具有杀虫、杀菌效果的天然物质。目前我国商品化生产的植物源农药有除虫菊、苦参碱、茴蒿素、川楝素、大蒜、烟碱等几十个品种。
      b)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开发制剂、防治虫害。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常用的有农抗120、浏阳霉素等。
      ②  矿物源农药
      a)  晶体石硫合剂和石硫合剂
      晶体石硫合剂和石硫合剂是一种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杀螨的无机制剂。
      b)  硫悬浮剂
      能防治枸杞白粉病、叶螨、锈螨、瘿螨,连续长期使用不产生抗药性。
      c)  矿物油乳剂
      商品药剂有蚧螨灵乳和机油乳剂。防治对象为枸杞蚜虫、叶螨、叶蝉、木虱等。
      d)  无机硫制剂
      是国内外使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之一,也可用于粉虱、叶螨的防治。
      e)  波尔多液
      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其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f)  草木灰和硝石灰
      用于防治枸杞根腐病、防治蚜虫。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有机枸杞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